9CaKrnJZIlN luxury.huanqiu.comarticle这些建筑将玻璃艺术玩到极致/e3pn6189k/e3poi23ga/e3pthf4en1851年,建筑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在英国世界博览会上设计的水晶宫,可以视作最早的玻璃建筑,后来被大火吞没。1984年,《法兰西晚报》发表了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模型照片,首次将这一设计公布于众,点燃了当时的舆论战火,然而历史见证了这一经典之作。而在现代的大都市中,玻璃材质的建筑已经密如棋盘,玻璃幕墙不仅能让建筑主体通透,充满未来感,更为建筑与光线、结构、节能之间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新、最有趣的玻璃建筑,看设计师们究竟还能将玻璃玩出什么花样。大都会大厦(MahaNakhon)坐标:泰国·曼谷泰国第一高楼“大都会大厦(MahaNakhon)”于近日竣工,坐落在首都曼谷市中心是隆商业圈,楼高314米,超越了已保持最高楼纪录18年、高304米的玉叶大厦。这座77层的建筑由国际知名建筑公司Buro Ole Scheeren设计,设计师Ole曾设计出央视的“大裤衩”,同样是前卫风格的玻璃建筑。这栋建筑对玻璃的运用,更多地是体现在引人注目的外观上。向外延伸的露台错落排列,形成一条扭转的庞大“露台链”,环绕着整栋大楼。仿佛经过精心“雕凿”设计,呈现出一种像素化效果。同样是光洁而高雅的玻璃幕墙,但Ole在上面凿出的盘旋而上的开敞空间,恰好能展示出大楼内在的生活,而优雅伸出的阳台在给城市提供更多绿色的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了一览无余的城市景观。这样一座仿佛被打上“马赛克”的玻璃大楼为曼谷增添了一抹未来色彩。Antwerp Port House坐标:比利时·安特卫普建筑设计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于今年4月1日去世,尽管扎哈去了另一个世界建房子,但她在人世间的项目还在陆续竣工。最近,扎哈设计的一座位于位于比利时最大港口城市安特卫普码头的办公建筑就刚刚落成。原本一座普通的废弃消防站,保留古典的西欧建筑风格。扎哈则直接在其屋顶加建了一块水晶石般的玻璃体,将整个建筑架于其上,形成一出可容纳500人办公的现代化办公空间。从外观上看,两者似乎有些突兀,但内部却连为一体,新建玻璃体的结构柱直插入原有建筑内部,由一颗倾斜的混凝土巨型柱子支撑,以此作为内部垂直交通空间。建筑的原来风格源于之前的Hansa House,让人联想到16世纪安特卫普的黄金年代。而新建的建筑则像一块“飞来石”,散发着当代有力的结构张力以及玻璃表面的闪耀光辉,古今相应,有着强有力的视觉冲突感。盖茨黑得大厦(Sage Gateshead)坐标:英国·伦敦这座形状奇异的建筑,位于伦敦市中心黄金地带——Gateshead地区,被称为“盖茨黑德大厦”,与同样设计感十足的盖茨黑德“千禧桥”遥相呼应。从外观来看,大厦通体均采用玻璃材质,与平滑的玻璃幕墙不同,大厦波浪形的外壳,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更加柔和、绚丽的光芒,玻璃镜面中折射出周边建筑尖锐的几何状,或是温柔的波浪形。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性,盖茨黑德大厦无疑成为了当今最吸引眼球的建筑之一。玻璃镜面的设计一改往日城市多以灰色为主、盒状结构建筑物的基调,利用光照元素让外表耀眼夺目,在不乏创意建筑的伦敦城中,同样是吸引眼球的一道靓丽风景。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坐标:美国·密尔沃基2001年,建筑师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即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从波光粼粼的密尔沃基湖上遥望,仿如一片洁白船帆,鼓风而立。在桅杆下面有相当大面积的玻璃屋顶,罩着的就是上下两层门厅后身共通的中庭空间,美术馆在户外部分设计了一组遮阳的百页,位于玻璃窗的内外两侧,如同一叶纤细的羽毛片。随着一天里时间的流转,这些百页会随时跟着阳光调整自己的角度,每天开合两次,在静谧的湖边悄然微颤,确保博物馆内光照充足,既美观又实用。只是透明屋顶需要定时清洁,以保持建筑美观干净。Emporia购物中心坐标:瑞典·马尔默Emporia商业中心项目是位于瑞典马尔默市南边的集商业、办公、住宅于一体的混合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它是马尔默迄今规模最大的全新开放的购物中心。它的功能很复杂,但它却是一个建筑单体。建筑物由玻璃和金属架构成,特别的是建筑物整体是起伏的曲线,通体琥珀色玻璃幕墙的建筑,出自瑞典Wingardhs建筑事务所,双曲线玻璃包围形成的对角线切口的设计极具特色和视觉冲击力。由曲线构成的缺口,视觉追逐着厄勒海峡阳光下快速变幻的云层。与其他玻璃建筑大多采用透明、蓝绿色玻璃不同,琥珀色的玻璃让这座大厦仿佛披上一件霞衣,不管在晨曦还是日暮,都金碧辉煌,通体闪耀。哈帕·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坐标:冰岛·雷克雅未克冰岛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坐落在陆地和大海相接的边界,仿佛巨大的放射状雕塑,折射出天空和海港以及跃动的城市生活。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灵感源自自然。本地独特的玄武岩构造也为几何外立面结构提供灵感。十二边形的几何模块系统“类砖”由玻璃和钢材构成,整座建筑仿佛色彩的万花筒,折射在1000多块类砖构成的南立面上。光线和透明度是其关键元素。玻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2面体的几何玻璃由钢结构支持,这种外立面营造出水晶般的结构,捕捉并折射了光,促进建筑、城市和周围景观之间的相互呼应,以静止的实体呼应周边的色彩,比如城市之光、海洋和天空的色泽,形成千变万化的色彩效果。外立面依据不同的视角而产生变化。景色不断变化,建筑物的外形色彩也不断变化。Optical Glass House坐标:日本·广岛该住宅位于日本广岛繁华的街道旁,由建筑师Hiroshi Nakamura操刀设计,设计师用一面纯粹的玻璃墙,用一面美丽的光学玻璃墙为建筑隔出了隐私和安宁。这面玻璃墙有效的阻隔了声音,又能引入城市的风光。针对玻璃墙8.6mx8.6米的巨大尺度,建筑师采用了透明度极高的玻璃品种,将每个玻璃进行穿孔,用钢索串连,为了避免侧向应力,还用不锈钢扁钢进行横向固定,从而实现了玻璃砖严丝合缝的对接和完整的玻璃墙。午后,阳光穿过玻璃墙在客厅的地面上形成树影斑驳地光影,超级轻盈的金属镀膜窗帘在风中隐约飘动。半透明的质感在一片传统日式建筑中彷如一片明镜,模糊了城市的固有轮廓,车水人流,日夜匆匆,也仿佛成了花园背后一面动态的巨幅画作,映照出城市的勃勃生机。首都大厦坐标:俄罗斯·莫斯科本来其实就是中规中矩的两栋玻璃摩天楼,但莫斯科的首都大厦仿佛被拦腰砍了几截,又随意的堆砌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用不规则的闪亮立方体,随意排列出的积木一般。在古典老派的莫斯科,这些玻璃群楼的矗立好像穿越一般。玻璃的使用在这里和其他大厦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奇特的外形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前卫创意的设计,也导致顶层的房间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结构。这种高层建筑其实是很安全的,但是在地震来临时,在高层里的人还是会感到不安全,因为很有可能你往下看,楼下一层“消失”了。1484276040000责编:李晓丹ellemen.com14842760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113/11/03/20170113110350476.png{"email":"lixiaodan@huanqiu.com","name":"李晓丹"}
1851年,建筑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在英国世界博览会上设计的水晶宫,可以视作最早的玻璃建筑,后来被大火吞没。1984年,《法兰西晚报》发表了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模型照片,首次将这一设计公布于众,点燃了当时的舆论战火,然而历史见证了这一经典之作。而在现代的大都市中,玻璃材质的建筑已经密如棋盘,玻璃幕墙不仅能让建筑主体通透,充满未来感,更为建筑与光线、结构、节能之间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新、最有趣的玻璃建筑,看设计师们究竟还能将玻璃玩出什么花样。大都会大厦(MahaNakhon)坐标:泰国·曼谷泰国第一高楼“大都会大厦(MahaNakhon)”于近日竣工,坐落在首都曼谷市中心是隆商业圈,楼高314米,超越了已保持最高楼纪录18年、高304米的玉叶大厦。这座77层的建筑由国际知名建筑公司Buro Ole Scheeren设计,设计师Ole曾设计出央视的“大裤衩”,同样是前卫风格的玻璃建筑。这栋建筑对玻璃的运用,更多地是体现在引人注目的外观上。向外延伸的露台错落排列,形成一条扭转的庞大“露台链”,环绕着整栋大楼。仿佛经过精心“雕凿”设计,呈现出一种像素化效果。同样是光洁而高雅的玻璃幕墙,但Ole在上面凿出的盘旋而上的开敞空间,恰好能展示出大楼内在的生活,而优雅伸出的阳台在给城市提供更多绿色的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了一览无余的城市景观。这样一座仿佛被打上“马赛克”的玻璃大楼为曼谷增添了一抹未来色彩。Antwerp Port House坐标:比利时·安特卫普建筑设计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于今年4月1日去世,尽管扎哈去了另一个世界建房子,但她在人世间的项目还在陆续竣工。最近,扎哈设计的一座位于位于比利时最大港口城市安特卫普码头的办公建筑就刚刚落成。原本一座普通的废弃消防站,保留古典的西欧建筑风格。扎哈则直接在其屋顶加建了一块水晶石般的玻璃体,将整个建筑架于其上,形成一出可容纳500人办公的现代化办公空间。从外观上看,两者似乎有些突兀,但内部却连为一体,新建玻璃体的结构柱直插入原有建筑内部,由一颗倾斜的混凝土巨型柱子支撑,以此作为内部垂直交通空间。建筑的原来风格源于之前的Hansa House,让人联想到16世纪安特卫普的黄金年代。而新建的建筑则像一块“飞来石”,散发着当代有力的结构张力以及玻璃表面的闪耀光辉,古今相应,有着强有力的视觉冲突感。盖茨黑得大厦(Sage Gateshead)坐标:英国·伦敦这座形状奇异的建筑,位于伦敦市中心黄金地带——Gateshead地区,被称为“盖茨黑德大厦”,与同样设计感十足的盖茨黑德“千禧桥”遥相呼应。从外观来看,大厦通体均采用玻璃材质,与平滑的玻璃幕墙不同,大厦波浪形的外壳,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更加柔和、绚丽的光芒,玻璃镜面中折射出周边建筑尖锐的几何状,或是温柔的波浪形。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性,盖茨黑德大厦无疑成为了当今最吸引眼球的建筑之一。玻璃镜面的设计一改往日城市多以灰色为主、盒状结构建筑物的基调,利用光照元素让外表耀眼夺目,在不乏创意建筑的伦敦城中,同样是吸引眼球的一道靓丽风景。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坐标:美国·密尔沃基2001年,建筑师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即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从波光粼粼的密尔沃基湖上遥望,仿如一片洁白船帆,鼓风而立。在桅杆下面有相当大面积的玻璃屋顶,罩着的就是上下两层门厅后身共通的中庭空间,美术馆在户外部分设计了一组遮阳的百页,位于玻璃窗的内外两侧,如同一叶纤细的羽毛片。随着一天里时间的流转,这些百页会随时跟着阳光调整自己的角度,每天开合两次,在静谧的湖边悄然微颤,确保博物馆内光照充足,既美观又实用。只是透明屋顶需要定时清洁,以保持建筑美观干净。Emporia购物中心坐标:瑞典·马尔默Emporia商业中心项目是位于瑞典马尔默市南边的集商业、办公、住宅于一体的混合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它是马尔默迄今规模最大的全新开放的购物中心。它的功能很复杂,但它却是一个建筑单体。建筑物由玻璃和金属架构成,特别的是建筑物整体是起伏的曲线,通体琥珀色玻璃幕墙的建筑,出自瑞典Wingardhs建筑事务所,双曲线玻璃包围形成的对角线切口的设计极具特色和视觉冲击力。由曲线构成的缺口,视觉追逐着厄勒海峡阳光下快速变幻的云层。与其他玻璃建筑大多采用透明、蓝绿色玻璃不同,琥珀色的玻璃让这座大厦仿佛披上一件霞衣,不管在晨曦还是日暮,都金碧辉煌,通体闪耀。哈帕·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坐标:冰岛·雷克雅未克冰岛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坐落在陆地和大海相接的边界,仿佛巨大的放射状雕塑,折射出天空和海港以及跃动的城市生活。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灵感源自自然。本地独特的玄武岩构造也为几何外立面结构提供灵感。十二边形的几何模块系统“类砖”由玻璃和钢材构成,整座建筑仿佛色彩的万花筒,折射在1000多块类砖构成的南立面上。光线和透明度是其关键元素。玻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2面体的几何玻璃由钢结构支持,这种外立面营造出水晶般的结构,捕捉并折射了光,促进建筑、城市和周围景观之间的相互呼应,以静止的实体呼应周边的色彩,比如城市之光、海洋和天空的色泽,形成千变万化的色彩效果。外立面依据不同的视角而产生变化。景色不断变化,建筑物的外形色彩也不断变化。Optical Glass House坐标:日本·广岛该住宅位于日本广岛繁华的街道旁,由建筑师Hiroshi Nakamura操刀设计,设计师用一面纯粹的玻璃墙,用一面美丽的光学玻璃墙为建筑隔出了隐私和安宁。这面玻璃墙有效的阻隔了声音,又能引入城市的风光。针对玻璃墙8.6mx8.6米的巨大尺度,建筑师采用了透明度极高的玻璃品种,将每个玻璃进行穿孔,用钢索串连,为了避免侧向应力,还用不锈钢扁钢进行横向固定,从而实现了玻璃砖严丝合缝的对接和完整的玻璃墙。午后,阳光穿过玻璃墙在客厅的地面上形成树影斑驳地光影,超级轻盈的金属镀膜窗帘在风中隐约飘动。半透明的质感在一片传统日式建筑中彷如一片明镜,模糊了城市的固有轮廓,车水人流,日夜匆匆,也仿佛成了花园背后一面动态的巨幅画作,映照出城市的勃勃生机。首都大厦坐标:俄罗斯·莫斯科本来其实就是中规中矩的两栋玻璃摩天楼,但莫斯科的首都大厦仿佛被拦腰砍了几截,又随意的堆砌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用不规则的闪亮立方体,随意排列出的积木一般。在古典老派的莫斯科,这些玻璃群楼的矗立好像穿越一般。玻璃的使用在这里和其他大厦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奇特的外形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前卫创意的设计,也导致顶层的房间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结构。这种高层建筑其实是很安全的,但是在地震来临时,在高层里的人还是会感到不安全,因为很有可能你往下看,楼下一层“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