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lPIy8gZ4J luxury.huanqiu.comarticle绘画已死?里希特:不,终究还是要画/e3pn6189k/e3pn6400b作为最伟大的在世艺术家之一,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的一生总与伤痛紧密相连。18年前,为庆祝70岁大寿而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大型回顾展“绘画40年”时,恰是美国遭遇‘9·11’袭击后五个月。而今年3月,在大都会布鲁尔分馆回顾60年职业生涯的“格哈德·里希特:终究是绘画”(Gerhard Richter:Painting After All)又因疫情原因在开幕9天后即遭关闭。里希特也感到这很可能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博物馆大型个展。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在这个带着告别气氛的回顾展中,里希特的作品占据了展馆的两层空间,艺术家每一阶段的转折,都让人对他的成就产生怀疑——沉默的肖像、平淡无奇的镜子——在这里,它们一如既往、面无表情地推进着绘画的发展,尽管里希特把绘画置于无休止的批评和拷问之下。有人说图像性绘画媒介在20世纪60年代就消亡了,有人说它从未如此重要过。里希特相信两者,或者说两者不相信。这位现年88岁,曾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最高价纪录的艺术家,勇于反复跳跃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他有意摆脱人们对他的精确定位,并不惮“使用任何妨碍形成绘画特点的手法”进行各种尝试,即使这样让人更难走入他的艺术核心。大都会布鲁尔分馆“终究是绘画”展览现场在自己从艺60周年的总结和证明中,里希特似乎仍在持续追问:“当代艺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它能做什么?我完成了什么?”,一如他对每件事都抱着的激进怀疑态度。但多年来,许多人都逐渐意识到,在他不安分的艺术方式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就像一座蓄势待发的火山。如影随形的创伤里希特《九月》布面油画 52x72cm 2005年作为回应2002年MoMA的展览,本次“终究是绘画”以《9月》开场,这是一件画于2005年的小幅“模糊”画,画面描绘了一架撞向世贸中心的飞机,是他众多表达该事件的作品之一。里希特也算是“9·11”的亲历者,2001年9月11日,他刚好搭飞机前往纽约,而后班机转降他地。《9月》是对攻击当时无处不在的新闻照片的转述,这张新闻照片也影响了人们对该事件的独有记忆。而在里希特模糊的转述中,《9月》成为了反意识形态的代表,他以冷静、矛盾的眼光看待暴力及其公众媒体在该事件中的形象。展览的终点则聚焦2014年创作的《比克瑙》(Birkenau,德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系列,该系列以抽象的形式和若有似无的阴影掩盖了大屠杀的图像,这也是北美首次展出里希特这一主题的作品。里希特“比克瑙”系列之一,2014年作为一种明确的首尾呼应,两个系列作品共同追溯了一条悲伤与反思的线索,暗示了里希特人生中如影随形的创伤性。而要理解里希特的艺术,也需要结合他特殊的国家和历史背景去思考,才能理解他是如何在当代艺术中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的。生于1932年,希特勒上台之前的一年,里希特和他同龄人都被要求加入纳粹青年团。二战中,里希特的两个舅舅都死在战场上,父亲也参过军,是战争的幸存者。他的姨妈因患有精神而被纳粹施以安乐死。在里希特临近13岁生日时,3600架英国和美国的战斗机在他的家乡德雷斯顿丢下超过50万枚炸弹,25000人被炸死,他躲在城外幸免于难,苏联军队随后迅速占领了东德。1963年,里希特画的那架喷气式战机仿佛从他自己的脑海中飞出来的,再现的是关于那段历史记忆。里希特《战机》(Jet Fighter)布面油画 130×200cm 1963年在战后的东德,里希特接受了很长时间的现实主义绘画训练。1959年,在一次前往西德的短途旅程中,他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来自自由世界的自由艺术精神带来的冲击,尤其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抽象表现主义与卢齐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的“白色”图画让他看到了艺术创作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50年代末的西德也迎来了各类新式艺术运动的浪潮。20世纪的古典现代主义尚未退出历史,革新的声音业已登上舞台。 伴随着“绘画已死”的背景音,“激浪派”在西德也闪亮登场。里希特就是在1961年搬到了西德,带着将自己的艺术从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救出来的决心,打算以一种更加不受约束、前卫的方式工作。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艺术方法的过程中,他故意销毁了许多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早期画作,与过去决裂。1586407330829责编:王慧雅昌艺术网专稿1586407330829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30ddd8278e6b3688e993746d6999cb2.jpg{"email":"wanghui@huanqiu.com","name":"王慧"}
作为最伟大的在世艺术家之一,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的一生总与伤痛紧密相连。18年前,为庆祝70岁大寿而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大型回顾展“绘画40年”时,恰是美国遭遇‘9·11’袭击后五个月。而今年3月,在大都会布鲁尔分馆回顾60年职业生涯的“格哈德·里希特:终究是绘画”(Gerhard Richter:Painting After All)又因疫情原因在开幕9天后即遭关闭。里希特也感到这很可能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博物馆大型个展。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在这个带着告别气氛的回顾展中,里希特的作品占据了展馆的两层空间,艺术家每一阶段的转折,都让人对他的成就产生怀疑——沉默的肖像、平淡无奇的镜子——在这里,它们一如既往、面无表情地推进着绘画的发展,尽管里希特把绘画置于无休止的批评和拷问之下。有人说图像性绘画媒介在20世纪60年代就消亡了,有人说它从未如此重要过。里希特相信两者,或者说两者不相信。这位现年88岁,曾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最高价纪录的艺术家,勇于反复跳跃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他有意摆脱人们对他的精确定位,并不惮“使用任何妨碍形成绘画特点的手法”进行各种尝试,即使这样让人更难走入他的艺术核心。大都会布鲁尔分馆“终究是绘画”展览现场在自己从艺60周年的总结和证明中,里希特似乎仍在持续追问:“当代艺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它能做什么?我完成了什么?”,一如他对每件事都抱着的激进怀疑态度。但多年来,许多人都逐渐意识到,在他不安分的艺术方式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就像一座蓄势待发的火山。如影随形的创伤里希特《九月》布面油画 52x72cm 2005年作为回应2002年MoMA的展览,本次“终究是绘画”以《9月》开场,这是一件画于2005年的小幅“模糊”画,画面描绘了一架撞向世贸中心的飞机,是他众多表达该事件的作品之一。里希特也算是“9·11”的亲历者,2001年9月11日,他刚好搭飞机前往纽约,而后班机转降他地。《9月》是对攻击当时无处不在的新闻照片的转述,这张新闻照片也影响了人们对该事件的独有记忆。而在里希特模糊的转述中,《9月》成为了反意识形态的代表,他以冷静、矛盾的眼光看待暴力及其公众媒体在该事件中的形象。展览的终点则聚焦2014年创作的《比克瑙》(Birkenau,德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系列,该系列以抽象的形式和若有似无的阴影掩盖了大屠杀的图像,这也是北美首次展出里希特这一主题的作品。里希特“比克瑙”系列之一,2014年作为一种明确的首尾呼应,两个系列作品共同追溯了一条悲伤与反思的线索,暗示了里希特人生中如影随形的创伤性。而要理解里希特的艺术,也需要结合他特殊的国家和历史背景去思考,才能理解他是如何在当代艺术中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的。生于1932年,希特勒上台之前的一年,里希特和他同龄人都被要求加入纳粹青年团。二战中,里希特的两个舅舅都死在战场上,父亲也参过军,是战争的幸存者。他的姨妈因患有精神而被纳粹施以安乐死。在里希特临近13岁生日时,3600架英国和美国的战斗机在他的家乡德雷斯顿丢下超过50万枚炸弹,25000人被炸死,他躲在城外幸免于难,苏联军队随后迅速占领了东德。1963年,里希特画的那架喷气式战机仿佛从他自己的脑海中飞出来的,再现的是关于那段历史记忆。里希特《战机》(Jet Fighter)布面油画 130×200cm 1963年在战后的东德,里希特接受了很长时间的现实主义绘画训练。1959年,在一次前往西德的短途旅程中,他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来自自由世界的自由艺术精神带来的冲击,尤其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抽象表现主义与卢齐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的“白色”图画让他看到了艺术创作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50年代末的西德也迎来了各类新式艺术运动的浪潮。20世纪的古典现代主义尚未退出历史,革新的声音业已登上舞台。 伴随着“绘画已死”的背景音,“激浪派”在西德也闪亮登场。里希特就是在1961年搬到了西德,带着将自己的艺术从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救出来的决心,打算以一种更加不受约束、前卫的方式工作。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艺术方法的过程中,他故意销毁了许多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早期画作,与过去决裂。